ZFC公理系统的形式化定义
本质是一个形式系统,因此,我们需要用形式系统的方式给出明确定义。关于形式系统的初步研究详见数理逻辑。
集合论语言
字符集
(1) 个体变元: $x,y,z,u,v,w,\cdots$
(2) 个体常元:
(3) $n$ 元函词:
(4) $n$ 元谓词: $\in$
(5) 否定联结词 $\neg$ : $\neg$
(6) 蕴涵联结词 $\imp$ : $\imp$
(7) 全称量词 $\forall$ : $\forall$
(8) 辅助括号 $(,)$ : $(,)$
注意到原本的ZFC公理系统是没有常元和函词的,原子谓词也只有一个:$\in$ 。但是后续我们讲述如何通过保守扩充的方式引入新的常元、函词和谓词。
形成规则
(1) 个体常元,个体变元是项。
(2) 若 $f^{(n)}$ 是一个 $n$ 元函词,且 $t_1,t_2,\cdots,t_n$ 为项,则 $f^{(n)}(t_1,t_2,\cdots,t_n)$ 是项。
(3) 由(1)(2)有限次复合产生的结果是项。
(1)原子谓词是公式。
(2)若 $A$ 为公式,则 $\neg A$ 也是公式。
(3)若 $A,B$ 为公式,且无变元 $x$ 在 $A,B$ 中一个是约束的,而在另一个是自由的,则 $A \imp B$ 均是公式。
(4)若 $A$ 是公式,而 $x$ 在 $A$ 中为自由变元,则 $\forall x A(x),\exists x A(x)$ 均是公式。
(5)由(1)~(4)有限次所复合所形成的公式均为公式。
(1) 析取联结词 $\or$ : $A \or B \strdefine \neg A \imp B$
(2) 合取联结词 $\and$ : $A \and B \strdefine \neg(A \imp \neg B)$
(3) 等价联结词 $\iff$ : $A \iff B \strdefine (A \imp B) \and (B \imp A)$
(4) 特称量词 $\exists$ : $\exists x A \strdefine \neg\forall x \neg A$
(5) 否定特称量词 $\nexists$ : $ \nexists \strdefine \neg\exists$
(6) $\neg$ 的堆叠: $\neg\neg\cdots\neg A \strdefine (\neg(\neg\cdots(\neg A)\cdots))$
(7) $\imp$ 的堆叠: $A_1 \imp A_2 \imp A_3 \imp \cdots \imp A_n \strdefine (A_1 \imp (A_2 \imp \cdots \imp (A_{n-1} \imp A_n) \cdots ))$
(8) $\or$ 的堆叠: $ A_1 \or A_2 \or A_3 \or \cdots \or A_n \strdefine (( \cdots ((A_1 \or A_2) \or A_3) \or \cdots )\or A_n)$
(9) $\and$ 的堆叠: $A_1 \and A_2 \and A_3 \and \cdots \and A_n \strdefine (( \cdots ((A_1 \and A_2) \and A_3) \and \cdots )\and A_n)$
(10) $\iff$ 的堆叠: $A_1 \iff A_2 \iff A_3 \iff \cdots \iff A_n \strdefine (A_1 \iff (A_2 \iff \cdots \iff (A_{n-1} \iff A_n) \cdots ))$
(11) $\forall$ 的堆叠: $\forall v_1 \forall v_2 \cdots \forall v_n A \strdefine (\forall v_1 (\forall v_2 \cdots (\forall v_n A)))$
(12) $\exists$ 的堆叠: $\exists v_1 \exists v_2 \cdots \exists v_n A \strdefine (\exists v_1 (\exists v_2 \cdots (\exists v_n A)))$
(13) $\neg,\forall,\exists$ 的堆叠: $\text{U}_1v_1\text{U}_2v_2 \cdots \text{U}_n v_n A \strdefine (\text{U}_1 v_1(\text{U}_2 v_2 \cdots (\text{U}_n v_n A) \cdots ))$ ,其中 $\text{U}_i$ 是 $\neg$ 、$\forall$ 或 $\exists$ 。
(14) 符号优先级: $\set{\neg,\forall,\exists} > \set{\and,\or} > \set{\imp} > \set{\iff}$ 。
注:上面的使用正整数 $n$ 的表示并不是一个关于正整数 $n$ 的公式,它只是元语言层面的一个简写表示,所以不可使用集合论面的数学归纳法。同样,定义中出现的省略号仅表示一种字符串的模式匹配方法,$A_1,A_2,\cdots,A_n$ 只是一种单纯的符号区分,和集合论层面的关于正整数集的映射序列有本质区别。
(1) 不属于谓词 $\notin$ : $x \notin y \strdefine \neg (x \in y)$
(2) 包含于谓词 $\ni$ : $x \ni y \strdefine y \in x$
(3) 不包含于谓词 $\notni$ : $x \notni y \strdefine y \notin x$
(1) $\forall$ 受限: $(\forall x \in y) A \strdefine \forall x ((x \in y) \imp A)$
(2) $\exists$ 受限: $(\exists x \in y) A \strdefine \exists x ((x \in y) \and A)$
(3) $\forall$ 受限堆叠: $(\forall x_1,x_2,\cdots,x_n \in y) A \strdefine (\forall x_1 \in y)(\forall x_2 \in y)\cdots(\forall x_n \in y) A$
(4) $\exists$ 受限堆叠: $(\exists x_1,x_2,\cdots,x_n \in y) A \strdefine (\exists x_1 \in y)(\exists x_2 \in y)\cdots(\exists x_n \in y) A$
公理集合论系统的理论
逻辑公理
(1) A1: $A \imp (B \imp A)$
(2) A2: $(A \imp (B \imp C)) \imp ((A \imp B) \imp (A \imp C))$
(3) A3: $(\neg A \imp \neg B) \imp (B \imp A)$
(4) A4: $\forall x A \imp A(x/y)$ (在 $A$ 上项 $y$ 对 $x$ 可代入)
(5) A5: $\forall x (A \imp B) \imp (\forall x A \imp \forall x B)$
(6) A6: $A \imp \forall x A$ ($x$ 在 $A$ 中无自由出现)
非逻辑公理
非逻辑公理将在后续讲述。实际上,不同的公理集合论系统正是采用了不同的非逻辑公理来区分,常见的公理集合论系统有ZF系统、ZFC系统、NBG系统等。我们主要研究ZFC系统,因为这是大多数现代数学的基石。
推理规则
定理推导
定理推导是ZFC形式系统中的重要内容,包括所有的推理结论及推理过程。
其中 $A_i(i=1,\cdots,m-1)$ 或为FC的公理,或为 $A_j(j < i)$ ,或为 $A_j,A_k(j,k < i)$ ,使用 $r_{mp}$ 导出的,而 $A_m$ 即为公式 $A$ 。
其中 $A_i$ 或为FC的公理,或为 $\Gamma$ 中的成员,或为 $A_j(j < i)$ ,或为 $A_j,A_k(0 < j,k < i)$ 使用 $r_{mp}$ 导出的,而 $A_m$ 即为公式 $A$ 。记为 $\Gamma \vdash_{FC} A$ 或简记为 $\Gamma \vdash A$ ,并称 $A$ 为 $\Gamma$ 的演绎结果。若 $\Gamma$ 中仅有一个成员,如 $\Gamma=\set{B}$ ,此时 $\Gamma \vdash A$ 即为 $B \vdash A$ ,表示公式 $A$ 可由前提 $B$ 在FC中演绎出来。若公式集 $\Gamma'$ 中的每一个公式都可以以 $\Gamma$ 为前提演绎出来,则记为 $\Gamma \vdash \Gamma'$ 。$\Gamma \cup \Gamma_1 \vdash \Gamma_2$ 也可以记为 $\Gamma \Vdash \set{\Gamma_1 \vdash \Gamma_2}$ 。
ZFC理论的谓词保守扩充
由公理集合论字符集可以看出,初始的ZFC公理系统并没有常元和函词,只有一个二元谓词 $\in$ 。我们先来讲如何扩充谓词,后续我们会讲到如何扩充常元和函词。
如果希望这个谓词在某个受限域或某个条件之下才能使用,也可以添加如下定义公理。
$$\begin{aligned} & (\forall x_1 \in X_1)(\forall x_2 \in X_2)\cdots(\forall x_n \in X_n)\\[5pt] &(\psi_1(x_1,x_2,\cdots,x_n) \imp \psi_2(x_1,x_2,\cdots,x_n) \cdots \imp \psi_m(x_1,x_2,\cdots,x_n) \\[5pt] &\imp (P(x_1,x_2,\cdots,x_n) \iff \phi(x_1,x_2,\cdots,x_n))) \tag{5}\end{aligned}$$其中 $\psi_1,\psi_2,\cdots,\psi_m$ 是任意彰显自由变元的公式,$x_1,x_2,\cdots,x_n$ 可以受限也可以不受限。
通过如下元定理我们可以看到,这样的扩充实际上并没有引入新的信息,扩充后的公理系统与扩充前的公理系统的理论是等价的。
任何一样东西,你渴望拥有它,它就盛开。一旦你拥有它,它就凋谢。― Marcel Proust, 《追忆似水年华》